5月1日報道在位于北京西北部郊區的百福寵物墓園內,這里寧靜祥和,綠樹成蔭,輕霧彌漫,空氣中傳來低低的啜泣聲。楊昆(音)跪在一座墓碑前,用手帕擦拭著臉頰上的淚水。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4月26日報道,楊昆振作起來,抬頭看著墓碑上刻的幾行字,上面寫著:“天堂里沒有痛苦。安息吧。無論今生還是來世,我會永遠愛著你。”
被木柵欄圍起來的墓地中還有一張斗牛犬的照片,它的名字被刻在石頭上:“大寶”。
當被問及他喜歡大寶什么時,楊昆迅速地從憂郁情緒中抽離出來,說:“我們的狗很神秘。他曾經保護我妻子免遭危險。他去世的那天,我妻子的手表突然無緣無故地停止不動了。”
這個墓園是專門為死去的寵物設立的。百福寵物天堂動物安葬中心設立于2005年。北京大約有10處寵物墓地,百福是其中之一。百福墓園的一塊墓地的費用為每平方米2000元,加上裝修費用,以及每年50元的維護費。
像楊昆和他妻子張帆(音)這樣的寵物主人常常給已死去的寵物朋友掃墓,保持墓地整潔,并擺上祭品。
張帆說:“我們每隔幾周就來這兒一次,掃掃墓,和大寶說說話,給他帶些食物來。我們告訴他,我們最愛他了,即使我們現在又養了一只狗。”
許多將寵物葬在百福墓園的人是佛教徒,他們相信自己為死去的寵物供上的祭品將在來世幫助它們。今天,大寶的主人為它灑了一大碗狗糧。狗糧立刻被住在墓地的眾多貓中的一只吃掉了。
會吱吱響的玩具、毛刷和項圈也是流行的祭品,一些更加精美的墓地上高高地堆著鮮艷的絨毛填充玩具和成袋的餅干。一只名叫“洋洋”的狗的墓地上散放著棒棒糖。
另一塊墓地上有一只白狗的照片,名叫“餃子”,墓碑上刻著:“我的快樂天使,我永遠的愛。”上面還放著一輛塑料玩具車,是奔馳車。
這里的墓地管理員張友旺(音)說:“上面放著這個,是因為狗的主人有一輛同樣的車。這只狗喜歡和他一起坐車兜風。”
金先生和王女士是一對夫妻,他們也來百福墓園給他們的京巴狗“鬧鬧”掃墓。他們將經日曬后褪色的狗狗照片替換下來,照片旁邊刻著:“我們將永遠愛你。如果有來世,我們將再次養你。”
金先生說:“我們常常在清明節給鬧鬧掃墓。但今年,我們去別的地方了。所以,今天我們給他帶了一些香腸和牛肉來。”
這對夫妻帶了一桶肥皂水,將裝飾鬧鬧墓地的塑料玩具給洗了一遍。金先生驕傲地說:“他很聰明,能辨認116種不同的玩具。不論我們讓他拿來哪種玩具,他都會取來。我們現在有只個頭更大的狗,名字和鬧鬧相似,是為了幫助我們記住他。”
王女士說:“當鬧鬧死的時候,我們離開北京旅行了一周,試圖克服悲傷情緒。我對他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因為我只有一個女兒。當他死的時候,我就好像自己失去了一個孩子。”
報道稱,因為中國最近才放開的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的家庭規模普遍很小,也許這導致了許多中國人對寵物極有感情。
該墓園的創始人陳少純說:“我們有這樣一個地方,以滿足失去小寵物的人們的精神需求。把它們當作家庭成員對待,這很合理。人們是情感動物,通常動物陪伴他們一段很長的時間。”
百福墓園不為安葬在那里的動物組織葬禮服務,但偶爾主人會舉行葬禮。陳少純說;“一些客戶會做法事。”
在墓園漫步,看看墓碑上的照片,可以得知,這里安葬的大多數寵物是貓和狗。盡管如此,百福墓園接受各種動物。
墓地管理員張友旺指著一塊墓地,墓碑上有一只白鼬的照片。他說,公雞、兔子、魚、烏龜、鴨子、甚至是大猩猩也都安葬在這里。
墓園的職員們說,他們不知道大猩猩是怎么安葬在這里的,還說,他們有一條政策,不接受瀕危動物。張友旺說:“葬在這里的那只公雞很有意思。”
他還說:“當主人快要回家時,這只公雞會知道,他會開始在門邊踱來踱去。他會跟著主人到任何地方去,還會在主人看電視時站在他的腳上。當電話鈴響起卻無人接聽時,他會開始啼叫。”
公雞安息之地是樸素的水泥墳墓。一些主人在其寵物的墓地上修建精致的游戲屋風格的建筑;另一些人則安裝了太陽能揚聲器,這些揚聲器一直播放著歌曲。一些主人通過詩來表達情感。
一只鴨子的墓碑上刻著一首深深打動人心的詩:“我的眼睛一次次哭干。十天中有九天都一夜無眠。我希望你在地下的世界找尋到幸福。在下一世,我們將共續前緣。”
指出鴨子的墳墓后,張友旺走向墓園邊上他的儲藏室兼廚房兼臥室。這間小小的、雜亂的屋子是寵物藝術的寶庫。張友旺是一位業余畫家,他會在空閑時間畫油畫,以墓園中吸引他目光的寵物照片為模板。
他說,他最近畫了一幅名叫“抽簽”的狗的照片。張友旺說:“他的主人給他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認為,這只狗喜歡看他玩抽簽。他認為,這只狗給他帶來了好運,因為在他養狗前,他只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但他養了這只狗后,就晉升了。”
有一大幅畫尤其引人注目,上面畫的是一只名叫“柳葉”的白貓。張友旺驕傲地高舉著這幅畫說,低于30萬元他就不賣。他還說,他完全不想賣自己的作品,反而將之用來裝飾自己的房間或者把畫送給寵物的主人。
在張友旺告別之際,已逝的斗牛犬“大寶”的主人楊夫人總結了一下使用百福墓園的人們的心理。
她說:“我的狗總陪著我,有時甚至睡在我的被子上。在他死后,我們為了紀念他,又養了一只狗,給他起名為‘愛寶’。”
“我們非常想念他,但我們認為,狗狗來自于大自然,所以我們希望他回歸大自然。我們希望他可以在地下安息。”